功成身退的林場線

Colorful Squiggle.gif (558 bytes)

早年的阿里山林鐵,為了林木的運輸,在山上曾建了許許多多的林場線鐵路,不過大多數今天都已沒有火車在跑,有些甚至早已沒什麼遺跡可循了呢!

如同前面所述,由阿里山舊站向兩側分歧出往眠月及往自忠、新高口的鐵路,大致上可看成是林場鐵道的主要幹線,其他至伐木地點的分歧支線,才是作業用的鐵路。

眠月線又名塔山線,距阿里山舊站二公里處,分歧出塔山裡線;再往眠月行,又分歧出大隴溪線至大隴溪。大隴溪線全長二點四三公里,有七座橋樑與七座隧道,最大坡度千分之三十。目前路基大致完好,只是久未有火車行駛矣。由眠月再往內延伸,行駛了六公里餘可到烏松坑,若過索道,則還有十五點三公里的眠月下線。

至於另一側往自忠(舊名【兒玉】,為了紀念日本治台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。)的鐵道,則換過了數個名字,例如︰水山線、東埔線……。其實,名稱的定義是隨人取的,真正重要的,是它的【內容】才是。

阿里山舊站出發,往海拔二三一○公尺的自忠途中,有一小段分歧出的香雪山線,這是大正年代林木採伐用的鐵道,後來已不行駛。而從自忠則可分別到達新高口及星岡。自忠往星岡的五點二公里鐵路,坡度雖只有千分之八,然而卻有五十九座橋樑(無隧道),可見其穿梭於山林深谷間的險峻。這條鐵路多被稱為星岡線,但亦有稱水山線的,名稱多變著實令人覺得困惑。

由自忠往新高口則有二點七公里的路程,這段由阿里山舊站至此的鐵道,可視為眠月線外的另一條林場幹線。它全長十點七公里,最大坡度千分之二十,有隧道十三座、橋樑三十四座,民國六十七年前後由後段開始拆除,部份作為新中橫公路的路基,僅餘少數遺跡及路軌留下來。據說,那是因為這段約二公里的鐵路,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開發案中,被預定為蹦蹦車道,所以才一直沒有拆除。

從新高口分歧出有三條林場鐵路,一為霞山線,一為石山線,另一則為哆哆加線(又名東埔線)。霞山線全長約八公里,從昭和九年(一九三四年)開始使用,大約行駛到民國五十二年(一九六三年)前後;石山線的全長四公里,大約從民國三十六年使用到四十二年為止;哆哆加線的壽命則較長,一直使用到伐木後期。它的全長有九點三公里,最大坡度千分之三十三,沒有隧道,但有橋樑四十九座,終點東埔的海拔為二五八四公尺,由此過索道,則還有六點一公里的東埔下線。

這些林場的伐木用鐵道,上述的兩條主幹線大致上仍使用直立汽缸的蒸汽火車行駛,分歧出的支線或過索道的下線,則才以內燃機車為主力。目前,除了眠月線成功轉變為觀光鐵路而留存下來外,其餘多已廢棄或遭拆除。整個阿里山的林場鐵道,事實上是早已消失了……。

這裡有森林鐵路林場線的路線圖(49k)和里程圖(29k)!

Colorful Squiggle.gif (558 bytes)

本版資料摘錄自阿里山森林鐵路紀行洪致文著•時報文化出版
欲了解更精彩的圖文內容,鄭重推薦此書!

上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下一頁 主畫面主畫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