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蔡惠萍】早在一九一二年即開始營運的阿里山森林鐵路,不論是從文化價值或者是林相豐富度上,都是台灣國寶級的鐵路資產。
從日據時代到光復後的很長一段時間,幾乎未聽聞阿里山林鐵有過重大災害;但近十幾年來,不要說颱風,只要碰上稍大的雨勢,就會柔腸寸斷、面目全非。
阿里山林鐵會變得如此脆弱不堪,除了九二一地震外,恐怕也與晚近阿里山公路的開通有關。公路開通帶來了山區開發,讓整個阿里山的原生植被、水土保持受到嚴重的破壞,這幾年政府投入阿里山鐵路修復的資源已不知凡幾。昨天發生嚴重小火車翻覆事故,雖與水土保持無關,但阿里山鐵路沿線周邊環境發生劣化,卻是不爭的事實。
阿里山鐵路,這幾年會...
觀看完整文章